近日,佛山市政府印發《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發展總體規劃(2020-2035年)》和《佛山順德粵港澳協同發展合作區建設方案》,佛山與大灣區主要城市間互聯互通將更為便捷。???
廣佛30分鐘通勤圈漸成型
邁入新一年,廣佛全域同城在軌道交通上進一步深化。
《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發展總體規劃(2020-2035年)》提出,三龍灣要構建“九橫九縱”干線道路網,加快推動多層次跨市銜接道路建設,實施廣佛交界地區斷頭路的聯通工程,推動三龍灣在廣佛都市圈內形成30分鐘快速通勤圈。近期重點推進的32項建設項目中,包括廣佛環線城際、佛山地鐵2號線一期、佛山地鐵3號線、南海新交通試驗線等9項交通項目,均與廣州相連。
就在兩份文件印發后的第二天,廣州推進全球重要交通樞紐建設情況發布會也透露重磅消息,廣州地鐵25號線和28號線將串聯廣州與佛山中心城區。
緊接著,《佛山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2021-2026年)》獲國家發改委批復,佛山2號線二期、4號線一期和11號線三個項目力爭今年內開工建設,建成后將實現地鐵通達五區。
事實上,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佛山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的定位,強化廣佛互聯互通軌道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根據廣佛兩市聯合編制的《廣佛兩市軌道交通系統一體化規劃》,在此前廣佛軌道交通一體化的“9+2”銜接通道基礎上,更新優化為18條銜接通道方案。
預計到今年底,佛山地鐵2號線一期、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全線試運行,南海新交通首通段建成運營,珠肇高鐵、廣佛環線佛山西站至廣州北站段、佛山地鐵2號線二期、4號線一期和11號線將開工建設。另外,佛山經廣州至東莞城際、肇順南城際等多個新一輪廣佛互聯互通軌道交通項目也在有條不紊推進中。
此外,兩市印發《廣佛兩市道路銜接規劃修編》,提出建設“兩環二十四射十七聯絡”的一體化網絡體系。比如,在廣佛197公里的兩市行政區劃交界處,兩市已規劃建設80條銜接通道,其中已通車30條。
龐大的交通網絡,加速人才、信息、資本的流動,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擴大經濟輻射半徑,最終實現兩市不同功能區間的產業聯動。
加快與大灣區主要城市1小時通達
佛山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極點城市,還需全面加強與大灣區、省內、大西南等區域節點城市的互聯互通,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有軌電車“四網融合”,共建共享“軌道上的大灣區”。
在此理念指引下,佛山提出通過合理布局市域內干線鐵路和城際鐵路,形成以既有的佛山西站和籌建的廣湛高鐵佛山站為主客站,以籌建的珠肇高鐵高明站、規劃的珠三角樞紐機場站和龍江站、既有的順德學院站和三水南站為輔助客站,構建“兩主五輔”鐵路樞紐的構想,進一步強化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交通的互聯互通。
藍圖上的設想已變為實際的行動。目前,佛山境內已經有多個軌道項目在有序推進,包括廣湛高鐵、南沙港鐵路、廣佛環線佛山西站至廣州南站段等。同時珠肇高鐵、廣佛環線佛山西站至廣州北站段、佛山經廣州至東莞城際、肇順南城際、廣佛江珠城際順德北站至江門段等多個項目的規劃、建設工作正有條不紊推進,力爭這些項目佛山段在“十四五”期間動工建設。
在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中,多個交通站點也發揮其特殊作用,成為佛山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的重要節點。比如,佛山西站打造成大灣區西部的鐵路客運主樞紐、廣湛高鐵佛山站建設成為服務中心城區綜合交通樞紐和廣佛地區重要客運節點、珠肇高鐵高明站建設成為服務佛山西南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等。
展望未來,隨著相關重磅文件和規劃的發布,佛山與大灣區主要城市1小時通達的設想將加快實現,推動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城市的高端生產要素沿著交通動脈源源不斷導入,助力建設成為面向全球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此外,佛山將推動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建設,將從空運上加強與國內主要城市通達能力。
全方位打通江海聯運通道
灣區“擁海抱灣”的獨特地理條件,注定灣區建設既需要陸路的互聯互通,也需要四通八達的水路作支撐。為此,佛山不斷加快推進碼頭項目建設及水運合作,加強佛山與大灣區城市的聯運,全方位打通江海聯運通道。
去年6月,“灣區通”三水快線開通,實現三水港與廣州南沙、深圳東、深圳西、香港等大灣區樞紐港的直航通道全面貫通,全面提高外貿貨源在三水的集散效率,助力企業降低物流成本。
不到半年,作為大灣區組合港新通關模式下啟動的首個集裝箱業務“蛇口-順德組合港”項目啟動,成功實現了大灣區多港口如一港。
“企業通過優化后的海關監管流程,實現城際港口間的物流協同和無縫銜接,在功能組合、船舶裝卸、數據協同、港口合作的基礎上做到了‘兩港合一’。”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借此同步上線的還有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物流及貿易便利化服務平臺,一個出口企業從順德港起運貨物到深圳轉關出口,只需要“一次申報、一次查驗”,可節省企業成本。
在大灣區加快建設背景下,佛山這樣的江海聯運通道越來越多。
去年以來,佛山一方面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研究,推進《佛山港總體規劃(修訂)》《打造珠江黃金水道背景下佛山市港口水運物流發展規劃研究》,不斷優化調整佛山港功能定位,進一步加強與廣州、深圳港、香港港的聯動發展。另一方面,加快推進碼頭項目建設及水運合作。目前,中石油高富油品碼頭擴建工程完成竣工驗收工作,高明高荷港碼頭、南海發電一廠碼頭擴建工程在加快推進前期工作。
佛山順德粵港澳協同發展合作區建設更為佛山發展江海聯運等多式聯運帶來新發展機遇。據悉,合作區將構建“雙港領航,雙團聯動”的空間格局,包括順德港和均安兩個組團,通過“德勝河-容桂水道-東海水道”相連,依托順德客運港、順德新港貨運強化與廣深港澳等中心城市的交通聯系。
下階段,佛山將大力升級水運系統。在灣區港口群體系中提升佛山港功能定位,突出粵港澳大灣區主要集裝箱喂給港功能,加快高荷港碼頭工程推進,加強佛山港與廣州港、深圳港、香港港的對接,實現佛山港與大灣區城市的航運聯系,共同打造灣區世界級港口群體系。